您好,欢迎访问珠海市慧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官方网站!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    加入收藏  |  联系我们
慧爱公益心理咨询 | 疫情下,正确解读叛逆少年
发布时间:2020-03-08 11:14:37| 浏览次数:

1583637490775208.jpg

自慧爱公益心理咨询热线2月中旬开通以来,为珠海市民提供专业服务:主动电访特困家庭20多户、为社区集中隔离人员200多人提供心理健康知识线上科普服务、并接听辅导10个个案。心理咨询师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,逐步整理成案例和经验分享,与大家共勉。

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个案 | 疫情下,正确解读叛逆少年

说明:以下案例遵循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,做了增删处理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


      案主自述:杨先生的女儿小桐(化名)是一名初三学生,在家上网课时,自觉性差,比较松散,有时借着上网课的理由玩电子游戏。父母非常生气,严厉管教无果,引发亲子冲突。近日,小桐还离家出走,父母非常焦急。找回来后,发现小桐情况更差,近日连网课都不上,一心只想玩电子游戏。为了避免孩子冒着风险再次离家出走,父母做出妥协,只能顺从孩子的意愿,让小桐玩电子游戏。但几天过去了,父母看到小桐没有改变,生活上也变得懒散,连头发也乱糟糟的,就又开始唠叨。一方面,孩子已经是初三了,学习非常紧张,加上受疫情影响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正常开学。如果孩子一直不上网课,后面必定跟不上。当问及孩子对学习的看法时,小桐也表示出担心学习会拉下,但没有动力。杨先生感到非常焦虑和担心。另一方面,看到个头已经和父母并肩了,认为孩子长大了,不懂事,忍不住严厉管教,效果背道而驰,心理很生气和矛盾。


      心理咨询师:电话中,案主聊到孩子离家出走和玩电子游戏的问题时,表现出明显的焦虑、担心和矛盾。通过林老师的耐心聆听和共情后,案主的情绪慢慢变得平静。通过1个多小时的咨询,林老师给出以下解读和建议:

     

       1、个体问题必须与整体关联。

      分析: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爆发已经一个月了,全国14亿人民被“困”在家,与正常生活、工作、学习等脱节。“人在情境中”——这是心理及社会学派的重要概念,“人”指个人内在心理体系,以人格发展和自我功能为主体;“情境”指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。“人在情境中”强调个人行为同时由其内在心理和外在社会因素形成。可见,很多成年人在疫情以来,隔离在家时间长了,除了起初对病毒产生的恐惧心理,还有对生活日常防护的紧张、经济不良影响带来的焦虑、作息混乱引起的失眠和精神不振......对于未成年人也会因此产生一些“心理亚健康”。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,他们血气方刚,身心发展处于高速阶段。在家时间长,活动场所受限、时间过剩、缺乏自我管理,因此容易导致小桐类似的问题。案主没有把个体问题与整理关联起来,只看到孩子玩电子游戏就开始严加管教,缺乏同理共情,让孩子一下子产生反抗情绪,令亲子关系产生破口。

      建议:父母通过用心观察、和平沟通等方式,深入了解孩子“知、情、意、行”具体表现,还可以主动与孩子谈及关于疫情的感受和看法,聆听孩子目前的身心需求。及时发现疫情是否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,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。如此,不仅仅让孩子增加安全感,还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。必要时,还可以向专业人士求助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2、先照顾自己,再照顾他人。

       分析:在飞机上,当遇到危难时,正确的做法是:成人先戴好吸氧面罩,再帮助孩子。在这个案例中,疫情之下,没有一个局外人。因此,案主在没有处理好自身的情绪,就介入孩子的问题中,因此引发亲子冲突及加重问题。

       建议:当父母遇到孩子的问题,先“刹车”,停下来,觉察当下自己的情绪是什么?思考一下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?我可以怎样做?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后,再进入下一步。


       3、先觉察感受,再读懂需求

       分析:问题最初的导火索在于:玩电子游戏。案主只看到行为,没有觉察感受,更没有读懂需求。这是很多青春期亲子关系紧张,甚至破裂的关键因素。通过与案主深入沟通,当天,小桐在家上网课期间玩游戏,还找爸爸交流游戏的玩法,爸爸就很生气,并严厉批评,孩子觉得很委屈。平日父母对孩子缺乏认可,孩子缺乏自信。同时,对孩子的管教比较严格,控制较多。小的时候,为了上各种兴趣班,没少费功夫。青春期少年的自我意识第二逆反期出现在10—16岁,突出表现在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、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。尤其要求人格独立、社会地位平等、精神和行为自主,反抗父母或有关方的控制。这种内在需求和对环境的要求是发展性的需要,是必经的,但也由于发展现状的矛盾性给他们带来许多不适宜和不适应,乃至困惑和危机。

       建议:“任何一种行为背后都有其心理需求”,从这个视角,孩子玩游戏是为了满足什么心理需求——安全感?认同感?自豪感?归属感?记住,“感受和需求”是没有对错之分的。先觉察并说出孩子的感受,让孩子知道你在乎她,解读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,再根据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“对症下药”。给与独立自主权,让孩子来做学习、生活的主角。对于指出孩子某些不良行为时,往往很多父母掉进“非暴力沟通”的坑里而不自知。这样”简单粗暴“的批评控制方式,一不小心就会伤及青春期少年敏感的神经。最好的方式是对事不对人,用描述的语言,说出你所看见的事情,并表达你的感受和期望就可以了。

       4、先恢复关系,再建设行为。

       分析:当人与人之间有了良好的关系,才有更多信任和合作。亲子之间也不例外,没有良好的关系,教育也难以开展。当案主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破裂后,很难让孩子“听话”,甚至孩子某些行为是跟父母对着干的。

       建议: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,先放下”家长“的姿态,蹲下来看孩子,与孩子平等对话。让孩子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感受到父母的“爱”,而非“要求”、“控制”和“命令”。可以从坦诚沟通开始破冰,等孩子的心扉打开了,再回顾这件事,一起探讨原因和解决的方案。比如:学习目标、计划、时间管理等。针对电子游戏的问题,能不能玩?玩哪些?什么时候玩?玩多少时间?......可以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,让孩子先设想,说出理由,父母做出合情合理的回应,最终达成共识,制定公约或协议。必要时,可以共同制定奖惩方案。


说明:以上案例遵循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,做了增删处理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

1583637609979729.jpg

 
 
 上一篇:“光辉岁月”----项目督导会
 下一篇:慧爱公益心理科普 | 集中隔离的家人,您还好吗?
首页  |   关于慧爱  |   品牌项目  |   服务动态  |   宣传报道  |   分享交流  |   支持我们  |   联系我们

Copyright  2019 珠海市慧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  版权所有
地址:珠海市香洲区迎宾北路2111号恒大天玺2417   电话:13727071850     E-mail:huiaisocialwork@163.com   ICP备案编号:粤ICP备1913489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