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VE
爱de语言
马歇尔·卢森堡博士的力作——《非暴力沟通》非常的红火。借此契机,我馆于3月2日下午在二楼演示厅举办了一场以此书为专题的阅读分享会, 近50位读者参与本次活动。针对人们的不善于表达情感,如何在谈话中不使用“暴力”的语言,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等问题,主讲嘉宾通过对《非暴力沟通》的深入剖析,提炼书中精髓,学习沟通的艺术,希望能够找到帮助双方达成情意相通、和谐相处的“沟通法宝”。

1
互动提问,了解读者学习需求

读者各抒己见,希望能通过学习“爱的语言”,改善亲子关系、夫妻关系、婆媳关系、伙伴关系......

这是一张通往幸福的门票!
这是一本幸福人生的旅途攻略!
2
分析根源:是什么蒙蔽了爱

在我们生活中频繁出现“暴力沟通”,到底是什么蒙蔽了爱?是因为出现了——异化的沟通方式:
1、道德评判;
2、比较;
3、回避责任;
4、强人所难。
3
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

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:
1、观察: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,而不判断或评估;
2、感受: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(表达感受,例如受伤、害怕、喜悦、开心、气愤等等);
3、需要: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;
4、请求:请求不是要求!为了改善生活,我的请求是什么?
这四个要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觉察、操练,才能逐步收获“爱的沟通”、从而达到和谐的人际关系。
4
倾听是“非暴力沟通”的开始
倾 听
要实现以上四个要素,首先要学会“倾听”,也就是怎样了解他人的观察、感受、需要和请求,并给予恰当的反馈。那么,如何全身心地倾听呢?
1、 用对方需要的方式,真正地去倾听、去理解。
2、 倾听时给对方反馈自己的理解,让对方来确认对错。
3、 让对方说个够,表达完全,你才能看到对方需求的冰山。
5
实践过程中,自我同理非常重要

自我同理让自己能量续航
在实际运用时,如果你爱你的父母、子女,爱人,就告诉他们:你的爱,你的困惑,你的愿望。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欲望、愿望,隐藏你的价值观,隐匿你的感受。也并非独自在安静的夜,对着黑暗流泪。更不要使用反面的语言暴力,甚或启动肢体暴力。
通过学习成长,希望我们对着自己或他人,都可以秉持爱自己和爱人的心,相信,“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”,好好练习,并及时、积极使用“爱的语言”,这是非常有裨益的。


特别说明:以上文章转自“珠海图书馆”公众号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公众号负责人13727071850,可以进行删除。